学院教师
 伍端
伍端
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

研究方向

建筑设计方法论研究、多维度空间数字化体系研究、城市环境行为学-心理学研究

教育背景

博士(Ph.D) 建筑学 英国剑桥大学

硕士(M.Sc) 城市设计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

硕士(M.Arch) 建筑学 比利时鲁汶大学

学士(B.Arch) 建筑学 华南理工大学

职务

广州美术学院湾区创新学院院长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

广州美术学院港澳台事务办公室主任

广州美术学院佛山校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

学术兼职

广州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博导

英国威尔士圣三一大学博导

法国巴黎第八大学博导

广东省美协设计艺术委员会秘书长

《美术学报》编委

《时代建筑》海外编辑

社会兼职

PILLS工作室创始人及主持建筑师。

主要科研项目

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学科共建项目;

广东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重点项目。

论文/著作/代表作/展览

作品:

广州美术学院佛山校区总体规划及建筑设计

岭南画派纪念馆及周边环境改造

广州美术学院校史馆环境设计

永安堂抗战木刻陈列馆改造及周边环境提升

粤哈广东援疆文化阵地设计


论文:

2021.09:城市口袋公园布局的数字化分析研究,《美术学报》,北大核心期刊;

2020.09: 场地、结构、身体:图绘建筑地形学的内在空间逻辑,《美术观察》,CSSCI;

2020.04:逃逸的力量——“新校园行动计划”的批判性实践,《时代建筑》,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2019.06:Towards a New Spatial Tactics,Cambridge Journal of China Studies,;ISSN:2054-3719;

2019.03:知觉的空间——情景论范式下的空间深层结构研究,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183期,CSSCI;6、2019.01: 建筑的流变性及其当代因应——源计划于珠三角城市的反思性实践,《美术学报》112期;

2018-05:艺术与日常的庆典——当代公共建筑的意义转向, 《建筑学报》 596期,CSSCI,北大核心;

2017-11:片段的情境建构——解码布莱恩墓园的空间美学,《建筑学报》 590期,CSSCI,北大核心;

2017.11:日常性集体空间的生产——东莞万科松山湖集合住宅,《时代建筑》,158期;

2013.06:空间情景美学及其图绘探索, 《世界建筑》276期,北大核心期刊;

2008.12:空间叙事认知:电影实时三维虚拟现实生成的运动视觉经验,《建筑师》136期;

2005.11:空间句法理论导读, 《世界建筑》185期,(1002-4832),北大核心期刊;

2004.04:固化, 《建筑师》110期,国家重点学术期刊;

2003.05:脂肪:外部陈述, 《时代建筑》73期,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2003.02:流动文脉,《时代建筑》70期,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2002.06 : 巴特雷特-工作单元与创意教学,《世界建筑》144期,北大核心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