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域人才培养体系
本学域立足粤港澳大湾区的社会经济与文化资源优势,将广州美术学院深厚的艺术底蕴、优良的设计和美术创作实践与大湾区雄厚的科技、产业力量相结合,以创新人才培养为导向,发挥艺科融合特色、推进科产教深度融合,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具备国际视野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设计与美术创作人才。
人才培养目标:
1.融合艺术、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等多学科知识。
2.熟练掌握人机交互领域的基本原理、设计策略和前沿理论。
3.熟练掌握现代化技术和方法;能够运用先进的研究手段。
4.能够在复杂社会环境和多元文化中主动学习、独立思考,迭代探索创新。
5.写作能力、图形表达能力、语言表达、外语交流、技术术语。
6.具有适应智能技术发展的学习认知能力;具备自我导向学习的能力。
数字媒体艺术
本专业始于 1991 年的“高等设计教育”专业,1999年“新媒介设计专业”(方向)正式招生成为国内最早开展新媒体艺术设计教育的学校,2012年升级更名“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招生,2020年成为广东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4 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广州美院数字媒体艺术评定层次为A级。
本专业立足于粤港澳大湾区,放眼世界,抓住国家建设数字中国的发展机遇,促进数字技术与文化创意深度融合,服务于数字体验经济、以艺术为引领、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科技深耕数字文化创意产业、信息产业、文旅产业、社会服务等领域的应用创新。以“国际一流数字艺术教育”为发展目标,构建数字经济下的创意人才培养高地,始终坚持艺科融合的办学特色,现已拓展成为跨学科跨领域教学研究体系、课程体系以艺科融合为轴心,建构数字人文艺术设计、科技艺术设计、媒介交互艺术设计、创新媒体艺术设计、虚拟现实艺术设计五大板块进行课程体系深化改革,并以课程思政为导向,培养具备国际视野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设计人才。
数字媒体专业隶属广州美术学院,拥有学校共享的“设计技能教育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数字影像实验省级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室”“摄影实验室”“动画实验室”等一批先进实验室。积极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引人优质企业资源建设教学科研一体化创新平台,建立多个校外实践基地。
科技艺术
为贯彻执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美术、艺术、科学、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深刻思想,身处粤港澳大湾区中心腹地的广州美术学院,面对由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新型通讯技术、新能源、虚拟世界、新型生物技术、深空技术等前沿科技引领下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积极开拓艺术教育新领地,为构建艺科融合教育、研究与学科创新实践空间,展开积极而理性的探索.。师资队伍毕业于国内外高等学府,专业涵盖科技艺术、跨媒体、实验艺术、美术学、设计学、科学史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影视学、戏剧学、舞台美术、等诸多新兴的领域。教师专业结构与年龄梯队合理,并具有较强的行业经验和教学、艺术创作、科研能力。
科技艺术专业的教学方式建立在湾区创新学院已有专业的人才培养经验和教学硬件基础上进行升级与提升,以严谨的课程体系,巧妙结合课程思政,培养学生造型艺术的原理、技能、运用、开拓、管理和评价等基础能力;引领学生深入学习当代艺术研究与创作逻辑,掌握学习科学研究与艺术实践相关的新文科艺术领域的基本知识、理论及创作方法;增强学生科技与艺术创新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推动社会文化进步的使命感。
本专业面向科技艺术中的人工智能艺术、数据艺术、机械互动艺术、生物和生态艺术、科普艺术等艺术创作与科技创新交叉融合的前沿领域,关注、思考和研究科学和技术最新发展以及相关语境下的艺术创作、艺术体验和艺术文化传播,培养熟悉科技发展,善干运用新材料、新媒介、新技术进行高水平艺术表达的创新型美术人才,以及能够从事当代文化艺术研究、艺术教育和社会美育工作的复合型美术人才,以艺术与科技的紧密融合诠释、展现与传播当代中国的科学发展和人文艺术风貌。